杭州德育培训的所思所想
在历史的长河中,教育是永恒的话题。从小学到大学,这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小学作为基础的九年制义务教育,更是值得我们所有人深思。
短短的四日行程里,我们认识了热情洋溢、阳光满满的坚守在德育一线的同仁,我们倾听了富有哲理、充满智慧的教育界翘楚们的心语,我们见识了温馨美丽、其乐融融的极具特色的杭州行知小学。每一点,每一滴,无不在敲打我们的心灵。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对我们而言,都是一个崭新的天地,触动了我们内心最深处。而这之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做德育工作时,要为一个班级,一所学校找灵魂。
灵魂是什么?它就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信仰,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这不应该是一种假大空的仅仅只是口号式的宣言,而应该立足于实际,从当前从师生从身边环境入手,确定的一种每个人都能认同的理念,并且这个理念还应该始终遵循简单易记、通俗易懂的原则,就好比赵群筠校长所确立的文晖中学的校训一样——我们的道路是最美的。
其次,世上是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的,同样的道理,每一个孩子也都是独一无二的。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不应该始终将自己的眼光紧盯着孩子们的成绩,我们应该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基点,充分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能,让他们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再者,我们还应该关注的是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尤其是乡村孩子,他们大多属于留守儿童,亲情的极度缺失让孩子们都变得异常敏感。我们在严抓教育的同时也应该留意孩子们的心里动向,以做到早发现,早疏导,早解决。
最后,我认为行动很重要。在培训中,无论是廖艳华博士的《幸福心理学》,还是楼叶通校长的《结构性变革的力量——行知文化打造学校核心竞争力》;无论是邹六根教授的《行动德育之讲给老师听的班级德育新行动》,还是赵群筠校长的《感动也是一门重要的课程》,更或是陈锋教授的《学校高校管理之我见》,都向我们透露了一个极为关键的信息: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想法,行动就对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是考验人心的唯一评审管。害怕失败?不,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想法,没有动力,没有干劲。在这一次的培训中,我们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自己的感悟,关键就在于谁先迈出那一步。
正如通用的前CEO所总结的他们成功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你们知道,但我们做到了。是的,做一名语言上的巨人很容易,保持现状,停留在舒适区域也很容易。但是,身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难道不想看到孩子们因为我们的改变而成长得更快乐些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最后,用一句我的人生格言与大家共勉:人之所能,是因为相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