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让孩子在生活化的课堂环境中学习

作者:雷励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7-06-15 字体:
在传统的课堂环境中,洁白的墙壁、固定的黑板、秧田型的桌椅、严肃的老师、必恭必敬坐着的学生……这样的环境过于强调学习功能,而缺少了温馨、宽松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及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认知发展环境。所以,要提倡创设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曾经看到过一节很好的课是这样的:课前,教室的中间,学生4人一组,教室的四周摆着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还有黄瓜、南瓜、豆角等等。。 上课了,老师亲切的话语响起:大家看,我们今天到菜园里来认识一些蔬菜吧,你们能认识吗?趁着学生的兴趣,老师继续往下说:“那好,待会儿,同学们就离开自己的座位,到教室的四周看一看、摸一摸这些蔬菜,再读一读旁边的卡片,试着记住它们的名字,可不要把他们说错了,等把所有的蔬菜都认完了,就回到座位上。”
老师的话刚说完,学生们便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向教室的四周,兴致勃勃地看看这种蔬菜,摸摸那种蔬菜,有的还凑上小鼻子闻一闻,然后在饶有兴致地拿起旁边的小卡片读一读,看看这可爱的小东西叫什么名字。
当孩子们认识了蔬菜,学会了生字词后,为了让学生更轻松地了解课文,将自己的收获畅快地表达出来,老师说:“你们刚才认识了那么多的蔬菜,谁愿意说 说它们?说说你看到的、感觉到的,你愿意说哪个就哪个?”
“我刚才认识了豆角,我觉得豆角又长又软。”
“我知道了,南瓜是黄色的、圆形的,它的皮很厚。”
“西红柿红红的,软软的,我闻了闻,还有一股清味。”
……
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下的老师,已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而是孩子们学习的伙伴、生活的导师。学生已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一个个个性张扬的生命。创设生活化课堂环境,要求我们在学习氛围创设的同时,更应该使课堂环境温馨、舒适,富有生活气息,让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增长知识、发展能力。例如,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把教室布置成商店、舞会、农贸市场、动物园等不同的风格,课堂也可以是超市,可以是公园,还可以是大家喜欢的游戏室。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