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省美术课堂教学评比活动随感

作者:徐雪峰 文章来源:大柘中学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7-06-07 字体:
2007年6月4日至5日,我们一行5人在县教研室林杭军教研员的带领下有幸参加了“浙江省2007年美术课堂教学评比观摩活动”,在两天的时间内听了十三堂美术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这次参评的教师来自我省各市,其中每市有1个名额,省直单位(杭州市外国语学校)1名,承办单位(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1名,共13名。比赛的地点在杭州保俶塔实验学校二楼报告厅。由于各市都有教师参加评比,因此这次活动也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我省美术课程改革的最新动向和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一、各种课型同台呈现
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由各上课教师自己确定,各类型的课都进行了展示。有中学的,也有小学的,有欣赏课,也有手工课、绘画课、设计课、综合实践课,有省编教材的内容,也有自编内容(《三头一掌》、《走近石窗》等)。多种课型同台展示给了听课教师更多的启示。
二、重视课前与学生的交流
所有上课教师都是借班上课,与学生之间相互都很陌生,老师们都很注重与学生的课前交流,像衢州的顾老师在上课前一天就带了衢州的美食“三头一掌”给学生品尝,让学生对自己要表现的对象有了感性的认识。杭外的马老师上的内容是毕加索作品欣赏,在前一天她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了学生对毕加索作品的感受并在课堂上展现了部分学生的感想。还有一些老师充分利用课间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
三、时刻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离不开调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认知的教学过程。积极调动学生深度参与教学过程,注重选择调控学生注意力的教学策略,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活动中,老师们非常善于调控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之中。如宁波的吕老师在教学《泥条头像》一课时设计了“搓泥条比赛”、“玩彩泥比赛”、“为头像配五官”等活动,层层深入地解决了教学重点,使学生在在参与中注意。再如温州的沈珏晖老师在讲授《跳舞的点和线》时让两位学生听音乐即兴涂鸦,后来又与一位学生当堂PK表现荷花,让学生在刺激中集中注意,都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一观念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十三节课中,教师都没有过多限定作业要求,在教学中也是积极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的创造性。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
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利用电教媒体能够使学生在交互状态下进行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习效率。参赛教师都为教学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有几位教师在课堂中还播放了视频片断。在教学中,音乐也成为了一个不可缺少的元素,如沈珏晖运用《命运》和《梁祝》的不同让学生表现不同的线条,金华的金丰群老师以不同的音乐和声音让学生感受不同的风,绍兴的戴建林老师更是用歌曲《同桌的你》作为主题,贯穿整堂课的教学。
六、作业表现手法多样
每堂课都涉及一个具体的美术门类,但作业却不局限于传统的表现手法。像《走近石窗》是用橡皮泥刻制镂空图案,《良渚陶罐的神韵》在拼贴成陶罐形的纸上绘制水墨图案,《三头一掌》用卡纸制作食品并拼成一道“菜”放在盘中,《公益海报设计》运用剪贴的方法设计海报,《在绘画中发现多变的世界》运用多种材料和方法制作作品。
七、作业展示方式精彩纷呈
美术实践课的作业展示是检验一堂课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上课的教师用了很多精力设计作业展示方式,所以这一环节显得精彩纷呈。《泥条头像》一课用积木搭建了一个城堡,学生将作业放在城堡中展示;《图形联想》一课要求学生将设计的标志贴在自己的衣服上展示;《喜气洋洋》一课用了一个大灯笼,让学生将自己剪的红双喜贴在灯笼上,当灯笼点亮时效果完美;《良渚陶罐的神韵》一课用了十余个立方体灯箱,让学生把作业贴在灯箱上;《三头一掌》中学生制作了一道道装在盘中的“菜”。
八、多形式的作业评价方式
在活动中各课也体现了多种形式的作业评价方式,有自评,有互评,有教师评价,也有学生评价,一些老师还设计了诸如“最佳创意奖”、“最佳造型奖”、“最佳色彩奖”等奖项,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九、一些不足
听了那么多课,也感觉到了一些课中的不足之处,例如有的内容老师直接说就可以了,但他非要一遍遍地启发,学生还是没有说到点上;有两节课的作业目标不甚明确,使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有的课教师讲授的时间过多,学生作业时间太少,不得不拖堂;有的教学手段创意和效果都很好,但与日常教学差别太大,不利于学习和推广。
短短两天的活动已经结束了,但在活动中的所得将提高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水平。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