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县教育网欢迎您!
您的位置:首页 >教师之窗>教学感悟>详细内容

教学感悟

如何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作者:尹志浩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07-04-25 字体:

1.科学安排合作人数。为了确保合作学习中交流方便,又不浪费时间,小组合作的人数不宜过多,一般以4——6人为宜。如果人数过多,学生轮流发表意见的机会就相对减少,学生就会在等待中失去交流的热情和愿望;但是人数过少,又无法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更重要的是缩小了合作学习中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平台,有时还无法满足合作中不同分工的需要。

2.合理分组。为了促使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首先应对全班同学进行适当的分组。在分组中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几个方面的因素。一般来讲,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小组在大致相同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

3.明确落实合作分工。课堂是学生探求知识的主阵地,要想分秒必争地有效利用短短40分钟,课前就必须明确落实合作学习中的分工问题。如果分工不明确,就有可能出现合作时学生为此产生分歧,不但白白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而且严重影响学生的合作情绪。

4.培养合作技能。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关键看学生是否掌握合作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合作的技能视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努力使学生做到:a、合作前的独立思考。要使合作有效,合作交流前就应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样学生对所合作的问题才能有一个较深层次认识,合作时才能目标明确,效果增强。b、合作中的交流与倾听。交流与倾听的能力如何关系到合作学习能否顺利进行,在交流方面,教师要培养学生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思维,层次清晰、声音适当、自信心足。在倾听方面,要求学生要尊重他人,学会正确收集有效信息,正确评价别人。c、合作后的反思与调整。这是学生的思维经过合作中碰撞后的一次内化与升华,让每个个体认识到自己原来想法的局限性与对方想法的合理性,在与其他同学的成果和观点进行对比分析的同时,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