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是没有颜色的……”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语言优美、充满诗意的文章。讲的是春雨沙沙沙地下,三只小鸟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春雨是绿色的,春雨落在草地上,草就绿了。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春雨是红色的,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春雨滴在杜鹃丛中,杜鹃花也红了。”“春雨是黄色的,春雨落在油菜地里,油菜花黄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黄了。”多么恬美的意境,多么令人遐想连翩啊!
学完了这篇课文,我设计了一个说话、写话的环节:说说在小朋友的眼中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刚布置完这个任务,就有一位学生举起小手说“老师,我有话说,我觉得春雨是没有颜色,书本上说的是错的。”听了这位学生的话,首先我感到很失望,心想:我都讲了两节课了,你还没理解课文内容啊,你上课到底在听什么啊?可转念一想:是啊,我们现实中看到的雨是没有颜色的,这个不该忽视啊。于是我把“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这个问题又重新写到了黑板上。我首先肯定了这位学生说的话,在我们现实当中看到的雨确实是没有颜色的,可为什么课文中讲的春雨有那么多颜色呢?我把这个问题抛给小朋友们讨论,他们七嘴八舌的说着,在讨论中学生明白从小燕子、麻雀、小黄莺的争论中,看出草绿、柳枝绿、桃花红、杜鹃花红及油菜花、蒲公英花的黄都是春雨“落、淋、洒、滴”在它们身上的作用。于是我问:书本上说的对吗?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了。我紧接着让学生来学习课文的最后一段,并对“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进行分析。部分学生都理解了“下得更欢”就是下得更大,也知道“沙沙沙,沙沙沙”读得要紧密点,才能体现出春雨下得快、下得大。
看着学生脸上灿烂地笑容,我也欣慰地笑了,这节课让我明白不可以忽视学生的疑惑,要把握细微,及时弥补教学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