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流入孩子心田
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吧。有一个刚毕业的女教师,和孩子们学习、生活时特别爱笑。同事对她说:“在学生面前可不能太会笑,要知道,老师小笑,学生大笑。老师大笑学生可就狂笑了。”听了这话后,女教师收起了笑脸。取而代之的是一张紧绷的脸,就是表扬学生时,也不露一丝笑容,更别提批评学生了,那声音肯定要高八度。学生被她镇住了,她在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她不在,教室里大闹天宫。学生还送给她一个形象的外号“雷地雷”。这时的她有些茫然,这难道就是她想得到的吗?不瞒大家,故事中的她就是我自己。从那以后,我不得不重新认识自己。教师的权威时代已经过去了,要想让学生尊重你,光靠权威是远远不够的。
高尔基曾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爱自己的孩子容易,爱别人的孩子难,要同时爱那么多的孩子就更难了。
在提倡张扬学生个性的时代,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就拿我现在任教的班级来说吧,就有一位叫张方平的小男孩。刚来学校时,上课叫到他的名字,他无动于衷,让他做作业他不提笔,和他谈话,他保持沉默,只是用那一双大眼睛看着你,那眼里充满着无辜,甚至有一丝的敌意。面对这样的孩子我感到有些束手无策。通过家访,我了解到:原来他的母亲是一位盲人,因为自己是残疾人,怕别人欺负她,所以处处提防着别人。张方平就是在他母亲这种近乎扭曲的溺爱中成长的。对于这样的学生,我想更应该从关心他的生活入手。我对他倾注了更多的爱,帮他整理整理书包,削一削铅笔,让其他的孩子在学习上帮助他,课间和他玩。让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渐渐地,他变了,我还发现他有很强的记忆力,当天教过的课文他总能背下来。多聪明的孩子呀!有一次他笑眯眯地站在我,我想:他是有什么想对我说什么吧。我招手,示意让他进来,他拿出藏在后面的铅笔盒,兴奋的说:“雷老师,我把你奖给我的红苹果都贴在上面了,你看!”看着他天真的笑容我笑了,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句话:“学生是人,不是学习的机器。既然是人他就有自己的情感和自尊,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
一、身教重于言传
我们都说:“喊破嗓子,不如动手做做。”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中央电视台的一则公益广告:当小男孩看见劳累了一天的母亲,还要帮奶奶洗脚时,他也摇摇摆摆地端来一脸盆水,为她母亲洗脚。我想,这就是身教重于言传吧。每天站在小学生中,班主任就是一面镜子。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被模仿。走进教室,捡起地上的一张废纸,这样重复几次,教室里的废纸少了,没了;和学生一起背背古诗,学生爱读诗了;课间跳跳绳,学生爱运动了……当我们的行为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学生从心底里敬佩你时,那教育就是主动的,成功的。
二、及时发现、及时护理
就像三字经当中说道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我在班级中很重视学生的互帮互助,看见有人做好事就一定要表扬,并光荣上榜。像借橡皮,借铅笔之类,在我们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事,其实在孩子的心中也是高尚的。渐渐地学生喜欢帮助别人了。就在上一次,为罗丽华老师的捐款仪式上,学生做了一件令我颇为感动的事。我班的胡巧玉和胡艺龄分别捐了10元和20元,如果说这钱是问父母拿的,我也不足挂齿。可这钱是她们俩利用双休日采茶所得,她们用自己的劳动所得为罗老师献上了最真挚的爱。由此,我认为当我们的学生无论是学习、卫生,还是生活习惯,出现稚嫩的花朵时,要赶紧浇水、施肥,使之盛开成为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
三、班主任要心存绿洲
小学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迟到、早退、打架骂人、你瞪我一眼、我瞥你一嘴```````真是既平凡又复杂。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有更宽广的胸襟。心存绿洲的人,一定能找到绿洲,心中仅有沙漠的人,必然藏身于沙漠。当我们阳光灿烂地面对学生时,学生必然还给我们一个阳光灿烂。窗破了,及时补上,花开了,及时培育,那么一抹新绿定会成为一片绿洲。
最后我祝愿在座的班主任们,愿我们神圣而纯洁的爱:像春风一样开启孩子们的心扉;像春雨一样,滋润孩子们的心田;像春晖一样,温暖每一位孩子的心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