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微光:温情陪伴,做教育麦田的守望者——周梦琳
周梦琳,遂昌县新路湾镇中心小学教师,在兼任语文和英语教学的同时,还承担着班主任和学校中层的工作。曾获”丽水市教坛新苗、遂昌县优秀共产党员、新路湾镇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所撰写的综合实践类论文获丽水市二等奖,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及师德论文获遂昌县一等奖。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比赛,获得农村自然小班课堂教学评比一等奖、学科优质课评比二等奖等。
“爱是最好的教育,而表达爱的最好方法是赞赏、鼓励和陪伴”是周梦琳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班主任,周梦琳认为“教育首先是温情的陪伴,陪伴是班主任最美的教育姿态”,用心陪伴,静待花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她坚信“一个孩子就是一本书”,走进他,才能读懂他。“In the mind to smell the fragrance of life!”(投入心灵才能闻到生命的醇香!)是她作为英语教师的信念与追求。
2017年参加工作伊始,周梦琳担任的是二年级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及其中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繁忙的工作让她焦头烂额,每天似乎总有做不完的事,每件事似乎也总是做不到位。她经常对自己的手忙脚乱感到心慌意乱。于是,她开始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学习对自己的工作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合理安排。她一直以校为家,白天听课、磨课、上课,放学批改作业、备课,日复一日。如今,工作近五年的她依然保持着初入职时的那份坚定与热忱,在兼任语文和英语教学的同时,承担着班主任和教务处副主任的工作,每天忙忙碌碌穿梭于教室与办公室之间,从不停歇。时间从来不语,却回答了所有问题。五年来,她凭借精益求精的执着态度,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研究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而她自己也通过学习深造,取得了硕士学位,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成长。
马卡连柯说过:”教育儿童最好的方法是鼓励他们的好行为。”而人性最深刻的原则,也是希望得到别人对自己的赏识。周梦琳的班级中曾经有这样一个孩子,从小缺失母爱,脾气非常倔强,一旦生气则软硬不吃,谁的话也听不进去,还不断通过言语与行为挑衅别人。面对这样的情况,周梦琳利用二上的一篇课文《一封信》给班里的同学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他们给自己的家人或者老师写一封简单的信,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她特别关注这位同学写的信,并抓住信里的信息给这位同学回信,慢慢在两人之间建立起了信任的关系。而这位同学也由写客套话逐渐开始吐露自己的心声。通过这样的方式,周梦琳慢慢了解到,他害怕上课回答问题有错误会被人笑,所以拒绝回答问题;害怕努力学习之后成绩还是不会好,所以宁愿不学习;害怕即便自己主动还是没有人和他玩,所以选择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来让大家讨厌他,那这样就是自己想让别人讨厌自己,而不是别人主动讨厌他。极度的自卑让他产生了极其强烈的自尊心,害怕别人对他一点点的看不起和排斥。而这大概是因为他从小缺少关爱,没有安全感造成的。大致了解了他心里的想法之后,周梦琳开始调整自己的态度,有时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故意对他表现出一点偏心,总是以鼓励为主,会把他叫到办公室聊一聊、辅导辅导作业,找到他的优点在班级面前大力表扬。通过不断地鼓励和赞美,让他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培养他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和学习兴趣。慢慢地,他发脾气的次数逐渐减少了,原来期末考试时不管谁来劝都躺在地上不肯做试卷的人,上学期认真考完后还会笑着告诉老师感觉考得还不错。心里的阳光多了,阴霾就会逐渐消散。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周梦琳说,自己将会一直做那个教育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每株麦苗都长出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