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创建学校艺术特色教育想到的
呆在一个学校已经十几个年头了,看着别人跳槽高升,不是不曾心动,而是自己就那点本事,再说教书到哪儿还不是一样?以至这么多年都“按兵不动”。可正是这种长期的滞留,也让我亲历了大柘小学的昨天和今天。
下午,雷永春副局长和雷清主任到学校开展“农村学校特色定位及特色学校发展方向”的调研活动,其中自然就谈到了学校的艺术教育。我有幸参加了座谈会,听取了大家的建议,不禁思绪万千。
大柘小学有着悠久的办校历史,在漫漫办学征程中,涌现了许多无私敬业、刻苦勤奋,充满爱心的领导和老师。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创造了大柘小学辉煌的过去,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大柘小学作为一朵农村艺术教育之花,的确是农村艺术教育的一面旗帜。以黄正林老师的艺术团队为例,从最初的“山娃子乐队”,到“爱泉乐队”,到如今的“泉湖乐队”,可谓几易番号,历经风雨沧桑,但依然茁壮成长,名振四方。
看到如今的火红局面,有谁能想到,乐队在创建之初时的艰难。手风琴不是小乐器,上千元一台,对农村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但黄老师面对困难,并没有退缩。“可以一个一个慢慢来嘛。只要栽下梧桐树,还怕引不来金凤凰?”他硬是一家一户地做家长思想工作,还利用原来的乐队队员搞宣传演出。以这种方式感染家长,唤醒家长的教育意识。终于,家长的观念逐渐转变,从最初的反对,到后来的鼎力支持,有的家长甚至跑到杭州给孩子买来了手风琴。
黄老师以对艺术教育的虔诚,用自己的诚心和美妙的琴声征服了家长。他成功了。这么多年的辛勤耕耘,换回了桃李满园。
其实,书法艺术也一直是大柘小学的传统项目。以前学校中能书善写的人比比皆是,像黄继忠、吴久明、王修华……都是写字的好手。在他们的影响下,不少老师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得提笔练字。
老礼堂的楼上有个阁楼,这里的门一天到晚不上锁,里面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只要有空,心情不错,就可以随时去挥霍一番。可惜,而今楼阁已拆,那种酣畅淋漓的笔端感受,只能在心中回味……
学生练字亦是如此,书法组的学生自然不在话下,学校中高年级的学生几乎人手一册钢笔字帖,每晚必临。记得雷永春任校长的时候,学生不曾有字帖,就叫写字好的教师用钢笔书写生字,然后复印,发给学生练。
在这种浓厚的艺术氛围里,师生练字,其乐融融,字自然就写得有板有眼,美不胜收。
可惜,后来学校的这种书法艺术氛围淡了。不能说是新来的领导不重视,应该是学校发展很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的艺术种类逐渐超越了传统的项目吧!
比如:张灿明老师的篆刻,就是一个例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今,也成了学校响叮当的一块品牌。他辅导的学生参加丽水市兴趣特长生运动会,荣获篆刻组第一名!
如今,李秀谊校长对学校艺术教育更是重视。学校开设的“泉湖”品牌艺术社团就达十多个“泉湖乐队,书法,中国画,篆刻……”这不能不说是大柘小学尤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今天,雷永春副局长到大柘小学进行特色学校发展的调研,充分体现了他对大柘小学艺术教育的肯定和重视。“大柘小学要以传统为基础,扎实推进其他艺术品种的建设,要规范社团建设,多办活动,多出成果,创设更为浓厚的艺术氛围。同时,也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把大柘小学的艺术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雷永春副局长的话直率而诚恳,为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记得一位京剧艺术大师曾说过:“艺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人人都成为艺术家,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懂得艺术,会欣赏艺术的观众。”这位京剧艺术家的话,让我们增添了服务艺术教育的动力和信心。
下午,雷永春副局长和雷清主任到学校开展“农村学校特色定位及特色学校发展方向”的调研活动,其中自然就谈到了学校的艺术教育。我有幸参加了座谈会,听取了大家的建议,不禁思绪万千。
大柘小学有着悠久的办校历史,在漫漫办学征程中,涌现了许多无私敬业、刻苦勤奋,充满爱心的领导和老师。他们为学校的发展呕心沥血、忘我工作,创造了大柘小学辉煌的过去,书写了壮丽的篇章。
大柘小学作为一朵农村艺术教育之花,的确是农村艺术教育的一面旗帜。以黄正林老师的艺术团队为例,从最初的“山娃子乐队”,到“爱泉乐队”,到如今的“泉湖乐队”,可谓几易番号,历经风雨沧桑,但依然茁壮成长,名振四方。
看到如今的火红局面,有谁能想到,乐队在创建之初时的艰难。手风琴不是小乐器,上千元一台,对农村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可想而知。但黄老师面对困难,并没有退缩。“可以一个一个慢慢来嘛。只要栽下梧桐树,还怕引不来金凤凰?”他硬是一家一户地做家长思想工作,还利用原来的乐队队员搞宣传演出。以这种方式感染家长,唤醒家长的教育意识。终于,家长的观念逐渐转变,从最初的反对,到后来的鼎力支持,有的家长甚至跑到杭州给孩子买来了手风琴。
黄老师以对艺术教育的虔诚,用自己的诚心和美妙的琴声征服了家长。他成功了。这么多年的辛勤耕耘,换回了桃李满园。
其实,书法艺术也一直是大柘小学的传统项目。以前学校中能书善写的人比比皆是,像黄继忠、吴久明、王修华……都是写字的好手。在他们的影响下,不少老师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得提笔练字。
老礼堂的楼上有个阁楼,这里的门一天到晚不上锁,里面笔墨纸砚一应俱全,只要有空,心情不错,就可以随时去挥霍一番。可惜,而今楼阁已拆,那种酣畅淋漓的笔端感受,只能在心中回味……
学生练字亦是如此,书法组的学生自然不在话下,学校中高年级的学生几乎人手一册钢笔字帖,每晚必临。记得雷永春任校长的时候,学生不曾有字帖,就叫写字好的教师用钢笔书写生字,然后复印,发给学生练。
在这种浓厚的艺术氛围里,师生练字,其乐融融,字自然就写得有板有眼,美不胜收。
可惜,后来学校的这种书法艺术氛围淡了。不能说是新来的领导不重视,应该是学校发展很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新的艺术种类逐渐超越了传统的项目吧!
比如:张灿明老师的篆刻,就是一个例证。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而今,也成了学校响叮当的一块品牌。他辅导的学生参加丽水市兴趣特长生运动会,荣获篆刻组第一名!
如今,李秀谊校长对学校艺术教育更是重视。学校开设的“泉湖”品牌艺术社团就达十多个“泉湖乐队,书法,中国画,篆刻……”这不能不说是大柘小学尤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今天,雷永春副局长到大柘小学进行特色学校发展的调研,充分体现了他对大柘小学艺术教育的肯定和重视。“大柘小学要以传统为基础,扎实推进其他艺术品种的建设,要规范社团建设,多办活动,多出成果,创设更为浓厚的艺术氛围。同时,也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把大柘小学的艺术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雷永春副局长的话直率而诚恳,为学校艺术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记得一位京剧艺术大师曾说过:“艺术教育的目标不是培养人人都成为艺术家,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懂得艺术,会欣赏艺术的观众。”这位京剧艺术家的话,让我们增添了服务艺术教育的动力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