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榜样】遂昌县师德先进教师张帝剑:23年的教育坚守与行走,只为那一句嘱咐
遂昌县民族中学张帝剑老师荣获2019年遂昌县“师德先进教师”荣誉称号,并在今年县教育局暑期师德培训报告会上,作为代表汇报交流了先进事迹。
回首过去23个年头的乡村教师工作,他没有惊天伟绩,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但却怀着一颗温热的教育初心,坚守着7000个日夜的兢兢业业,只为那一句“一个好老师可以改变一个人命运”的嘱咐。
他和他的“凤凰”
1996年8月,刚走出大学校门的他被分配到西畈初中。西畈乡是遂昌的“西藏”,从县城出发,5个小时的车程,近4个半小时都在盘山公路上艰难跋涉。艰难还不止于此。途中必经的官坑岭和大风岭一到冬天,遇到严峻气候,就可能面临封道。即使到了生活和教学环境已经极大改善的今天,老师们一听“西畈”,总会不约而同面露难色,不愿到这里。
当时的他抱着“离家可以近点”和“报答家乡”的意愿向父亲报告了分配情况。忠厚老实的父亲听后沉默了一会,看着眼前这个从小就格外疼爱的儿子,想了想对他说:“好好做!一个好老师可以改变一个小孩的命运,不能给老师和老张家丢脸。”望着满脸沧桑的父亲,他郑重地点头。于是,带着这份厚重的嘱咐和对教育事业的热诚,他来到了西贩初中。
到学校后他就担任初一班主任,开始了“乡村教师”的历程。父亲的叮嘱和当年老师的谆谆教导历历在目,所以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每天和学生们在一起习文断字,一起用极其简易的仪器做各种实验以探索科学的奇妙,甚至还客串语文老师批改作文。当时乡村学校的活动比较少、器材奇缺,于是他和同事们发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革命精神带领孩子们自己制作活动器材,开展活动。扫墓、爬山、顶山羊、滚铁环等活动到现在还是同学们津津乐道的事。
周末,他绝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崎岖的山路上度过,往返于学生们零落分散的家。刚开始他只能依靠步行到学生家进行家访。第二年一辆“凤凰”自行车加入他家访的行程。于是,一个又一个周末、一个又一个山村、一户又一户的家庭……他走遍了全乡17个山村,走进了全班38名学生的家,和他们的家长进行了交心式的交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掌握每一个学生的业余生活。只要有学生的地方,就有他坚实的足迹。7年里,他从未对此感到厌倦,他甚至觉得,家访就是周末生活的意义所在。
在如此偏僻的乡村学校里,他是调解员、修理工、心理辅导员、司机,甚至有一次他竟然成了借款担保人。
初三的下学期,班里的小程同学,父母离异后跟着父亲。父亲在家里种田帮人打零工,一个月只能赚一百来块钱,还要维持生计,生活压力大,连学费都交不起。亲朋好友能借的都已经借遍了,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准备让她辍学回家。张帝剑心里为学生感到惋惜,建议她父亲到银行贷款。
可贷款对于这位父亲来说也不是件易事,银行要父亲找个担保人。父亲兜兜转转,最后心灰意冷地来到学校带孩子回家。张帝剑上前拦下来,当即做了决定,成了女生父亲的借款担保人,保障了女生顺利完成初中学业。
每个学生的音容笑貌,每个学生的姓名,到现在他都记忆犹新。学生碰到他都会叫一声:“班主任”这让他倍感温暖,也更加珍爱“班主任”这个称呼。
他和他的“嘉陵”
2003年8月,随着“西畈初中”的撤并,他结束了7年的“西畈站点”教育使命,来到黄沙腰中学开始了新的历程。同样的遂昌“西藏地区”、同样的乡村孩子、同样的渴望,他同样坚守着父亲的叮嘱和教育的初心,唯一变化的是“嘉陵”摩托取代了“凤凰”,他又踏上了家访之路。6年里,他和他的“嘉陵”又走遍了黄沙腰的角角落落。
在黄沙腰中学的6年半他成了老张老师。记得2005年的冬天,特别冷,教室更是滴水成冰,为了帮助孩子御寒,他拿出当时的全部“家当”,给孩子送上可以御寒的大衣、被子等。教室里,孩子们披着大衣、搂着被子坚持上课,而他那一天也为学生整整烧了近20壶的开水,给孩子们灌热水瓶捂他们早已冻僵的手。“天有多冷,我们就有多温暖。”这是他和学生之间最有温度的记忆。
2010年,在县委县政府整合资源提升教学质量的行动中,他终于跨出了“大风岭”,来到民族中学开始“民族的拓荒之行”。这年春节后,他和他的同事们用肩挑手抬把近1000张床安置好,穿着高筒胶鞋踩着泥泞做着开学准备,和全体民中人用责任与担当见证了民族中学从“开放式”校园到花园式校园的变化。
从撤并到现在,他一直担任班主任,可以说是“元老级”的班主任。在这九个年头中,他3次接手九年级班主任,面对别人口中“调皮捣蛋”“管不下去”的班级,他都勇于接任,并能扭转班风,使班级“脱胎换骨”,成为年段中的“佼佼者”。
他为人处世踏实低调,依然坚持每一学期把教室打扫干净整洁,迎接学生的回校;依然坚持每天中午在办公室里陪伴和辅导……当然也依然热心于家访。张老师常常感叹国家的快速发展和惠民好政策,让他这样小小的农村教师的“嘉陵”摩托升格为了“大众”汽车。这样,他家访就能多跑几家,多些时间好好坐下来,听听家长和学生的心声了。
2018年,他被学校任命为七年级年段长,兼任9班班主任。从开学第一天起,他坚持6:30前到校,20:00后离校,用更多的努力和陪伴来感谢学校的信任,用更多的真心和热情让七年级学生的行为规范有了质的变化,被学校评为2018年度先进工作者。
岁月如梭,他用了23年的青春书写着属于自己“努力不断、感动不断、幸福不断”的“乡村故事”。青春年少的小张,如今已是内敛稳重的老张。但,他乡村教师的身份没变,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初心没变,父亲的叮嘱一直牢记心间。他将在三尺讲台上,继续用“努力不断,感动不断、幸福不断”奋斗新征程。因为他也一直认为的:一位尽心尽职的老师,特别是班主任会给予大山里孩子改变命运更大的帮助。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上告诉全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新征程已经开启,中华民族将用奋斗创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幸福。作为共产党员,他忠诚履职;作为段长,他尽心尽力。